在秘魯, 尤其是安第斯山脈區域, 差不多每個月均會有以天主教為銜的節日慶祝活動, 雖然是天主教儀式的活動, 但儀式活動所進行的音樂及舞蹈, 均蘊藏著非常濃厚的秘魯民族色彩, 當看多了, 發現他們的音樂及舞者會有以下15類, 除了帶出了秘魯獨有的文化特色外, 原來也有著諷刺歷史, 政治及時弊的含義, 齊來看看這些分類, 長個知識吧!
1. Maqta: 農民代表, 是各舞團中的丑角, 舞蹈以詼諧形式展現
2. Auqa Chileno: 諷刺智利人的舞者, 因智利在百多年前發起太平洋戰爭
3. Contradanza: 諷刺殖民時代的社會世界
4. Chunchachas: 他們的服飾顯現而見, 代表亞馬遜群體
5. Chukchu: 諷刺殖民初期時帶來的瘧疾為患的局面
6. Kachampa: 代表印加戰士
7. Majeno: 著皮褸,領帶,馬褲及靴, 手持啤酒, 代表旅者, 最快樂及無諷刺性舞隊
8. Panadero: 諷刺因生產面飽致富, 但不肯分享成果的商人
9. Qhapaq Negro/Negrilla: 諷刺黑人奴隸時代
10. Qhapaq Chuncho: 頭上頂著大大的羽毛, 代表本土叢林戰士
11. Qhapaq Qolla: 代表商品貿易隊伍, 會在節日中四處搶掠人家東西, 然後再售出
12. Qoyacha:代表共和黨派的舞隊
13. Saqra: 以魔鬼為造形的隊伍
14. Siclla: 以法官為造形, 頭頂高帽, 黒皮鞋, 白手套, 手持執鞭及法書 以示公義
15. Danzaq: 以山羊為人源版的舞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