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泥馬,既不是羊, 也不是馬,牠們其實屬於駝類動物,縱使牠們沒有駝峰,卻是源自南美安第斯山脈獨有的駝類品種。
“草泥馬”或”羊駝”,其實只是華人對牠們一個籠統稱呼,但在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區域,其實共分四大類別,分別係Llama(大羊駝/駱馬), Alpaca(羊駝/草泥馬),Guanaco(原駝),Vicuna(小羊駝)。(註: 牠們的中文名稱只是一個參考)
Llama(大羊駝/駱馬)
駱馬是安第斯山區最常見的品種,除了秘魯,智利,阿根庭,玻利維亞及厄瓜多爾也很容易找到牠們的踪影,很多初訪秘魯的遊客都會將駱馬及羊駝混淆,駱馬身形通常較羊駝大,耳朵呈香蕉形,有長長的眼睫毛,在馬丘比丘見到的一定是牠們。在秘魯,牠們經常被用作運輸工具,但牠們挺有性格的,就是走約4-5小時左右,必會坐下來休息,不會理你是否趕路。
Alpaca(羊駝/草泥馬)
草泥馬在秘魯,相等於綿羊在紐西蘭的重要性,草泥馬的毛廣泛應用在秘魯各類型的編織品上,草泥馬的編織品是遊客在秘魯必選購的手信;在食方面,草泥馬扒也是秘魯山區著名的佳餚,個人認為肉質較軔,不及豬牛嫩,但一試無妨。草泥馬體形較小,因為毛厚的關係,牠們只會生長在安第斯3000米以上的區域。
Guanaco(原駝)
原駝在秘魯不常見,原因是牠們不及駱馬及草泥馬般馴服及容易飼養,反而在智利及阿根庭的巴塔哥尼亞(Patagonia),可以看到很多野生原駝。
Vicuna(小羊駝)
小羊駝是眾駝類當中最野性的一種,喜歡在高寒及乾旱地區奔跑生活,所以很難被飼養,玻利維亞的鹽湖及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區較易找到牠們的踪影。而小羊駝的毛柔滑如絲,被公認為眾多毛類產品的上品,因此曾經被大量獵殺,曾有一段時間成為瀕臨絕種類別,故此牠的毛產品很少,其價格會是草泥馬毛20-50倍。